0
课时安排:一周以内
上课地点:台州经济开发区君悦大厦18楼
课程内容:高峰体验式培训沙盘类课程——《情人啤酒——供应链管理课程》 课程理念: 《啤酒游戏》,是1960年代,MIT 的 Sloan 管理学院所发展出来的1种类似「大富翁」的策略游戏。 Sloan 管理学院的学生们,各种年龄、国籍、行业背景都有,有些人甚至早就经手这类的产/配销系统业务。然而,每次玩这个游戏,相同的危机还是1再发生,得到的悲惨结果也几乎1样:下游0售商、中游批发商、上游制造商,起初都严重缺货,后来却严重积货,然而,消费者的需求变动,却也只有第2周那1次而已!如果成千成万、来自不同背景的人参加游戏,却都产生类似的结果,其中原因必定超乎个人因素之上。这些原因必定藏在游戏本身的结构里面。 在这游戏里,有3种角色可让你来扮演。从产/配销的上游到下游体系,依序为: 1.「情人啤酒」制造商 2. 啤酒批发商 3. 0售商 这3个个体之间,透过订单/送货来沟通。也就是说,下游向上游下订单,上游则向下游供货。游戏是这样进行的:由1群人,分别扮演制造商、批发商和0售商3种角色,彼此只能透过订单/送货程序来沟通。各个角色拥有独立自主权,可决定该向上游下多少订单、向下游销出多少货物。至于终端消费者,则由游戏自动来扮演。而且,只有0售商才能直接面对消费者。 结构影响行为: 结构会影响系统的总体行为。不同的人,置身于相似的结构当中,倾向于产生类似的结果。但是,参与系统的各个份子,常常只见树而不见林,只能针对眼中所见的 local 信息,做 local 的最佳决策。不幸的,每个人的 local 最佳决策,不见得会导致整个系统的 global 最佳决策。像啤酒游戏里头,不管是下游0售商、中游批发商、上游制造商,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、对自己所能接触的 local 信息,做出最符合本身预期的善意、果决、最佳决策,但结局却是..能怪罪任何1个份子吗? 信息不对称,各自理性判断但没有相互协调。 经济学里,有1个「存货加速器理论」(inventory accelerator theory),正是用来解释这种「需求小幅上扬,却导致库存过度增加,进而引起滞销和不景气」现象的商业景气循环理论。 适合群体: 全体员工均可;课程时间约4-6个小时; 适合人数: 40—60人/场,最多控制在80人以内;